在深圳刚刚结束的第20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有一个小细节:每一张门票都是跟观众的脸绑定的,只要刷一次脸,门票就成为你的身份ID,当天可以反复出入场馆但无法转赠他人。刷脸识别也是一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并非可以预见的未来,而
在深圳刚刚结束的第20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有一个小细节:每一张门票都是跟观众的脸绑定的,只要刷一次脸,门票就成为你的身份ID,当天可以反复出入场馆但无法转赠他人。刷脸识别也是一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并非“可以预见的未来”,而是已经真真切切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本届高交会上,给观众最大的印象是,大批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这也让我们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前夜,可以思考一下该如何迎接这个未来。
展会特色:
AI成为主题
人工智能还可追踪对象
11月14日,本届高交会刚刚开幕,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就出现在了展位上。这已经是刘若鹏和他的光启技术连续7年参加高交会了。光启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以研发超材料技术而备受关注,这次高交会刘若鹏也带来了“新一代超材料隐身技术”。但是,作为一个科技界老兵,刘若鹏这次也跨界了,从超材料领域迈进了人工智能领域。今年光启同时展示的还有基于人工智能的“海量目标追踪技术”。
据介绍,该项技术通过智能追踪系统,可以实现对特定目标的实时动态追踪,不论目标是戴墨镜、撑着伞还是低头玩手机,该系统都能在人群中准确地捕捉到,其身份、运动轨迹等也会一并显示在系统里,就像一个永不眨眼的侦探,紧盯目标、记录其行踪。
其实一开始,光启做的并不是追踪人,而是追踪细胞,但追踪细胞这个产业很小,光启的联合创始人季春霖告诉记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安防市场空间很大,公安部门也很重视,加上摄像头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备,后台又需要有先进的智能分析技术,“于是我们就把这套人工智能的技术做成了追踪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人脸识别在闸口、商场、演唱会的确可以准确找到犯罪嫌疑人,但半分钟后这个人就消失在人海,即使报警也找不着。所以我们这个系统是报警了以后可以一直追踪这个人,可以告诉警员该追踪哪个该抓哪个。”季春霖说。
AI成港珠澳大桥的鹰眼哨兵
据了解,在港珠澳大桥人脸识别系统招标阶段,的卢深视击败NEC、Cognitec等国内外知名人脸识别公司,首次将人脸识别与身份核实技术大规模落地应用在10月底开通运营的港珠澳大桥智慧关卡。全面采用“刷脸通行”、助力港珠澳大桥8秒通关,令这家专注AI人脸识别技术和产品方案的国内初创公司一鸣惊人。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项目在细节的考量上非常严谨,比如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无感高级别的通关。在防伪功能上,这套技术要求能够抵御照片、视频以及高仿真面具的欺诈通关。“我们在测试中找了市面上几十种不同材质的上百种面具进行一一测试证伪。”公司CEO户磊说,“这就是我们的卢深视真3D人脸识别的优势所在。”
“整个招标竞争过程就是比效果、防伪。比如在欺诈通关测试上,最初的测试,是识别视频和照片,接着是普通千元的塑料面具、树脂面具,后来又拿价值万元的高仿真面具来测试,就是那种层层叠叠贴在脸上,人稍微站在两三米远都看不出真假的仿真面具进行测试。香港特区政府花了约百万港元买了几十张这样的面具进行测试,一定要通过才可以。”该公司高级算法研究员、中科大博士崔哲告诉记者。
本次高交会期间,的卢深视发布了新产品“火眼”, 适用于智慧社区、金融及银行、闸机门禁等消费类应用场合。
大批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生根
互联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技术方面,中国的场景解决方案发展远超国外。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吕盟就对记者说:“同样的技术,国外只能证明是A是不是A,而我们则用这样的技术去解决实际场景中的问题,比如抓逃犯或者建立权限通行人员的‘白名单’。”前阵子张学友的演唱会上频频传出在逃犯罪分子被抓的消息,网友们更是给张学友安了个“罪犯克星”的名头,而那个屡建奇功的人脸识别技术就来自于旷视科技。
深圳进化动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则将人工智能加进抽油烟机、微波炉、冰箱、空调这4款常用的家庭电器中,其CEO高路房告诉记者,平常用微波炉或者烤箱烹调食物,需要厨师根据食物的不同来调节温度、烹饪时间,而通过他们的人工智能算法,微波炉可以自己识别食物种类并推荐烹饪温度、时长,“我们把这叫主动式智能化,让烤箱帮你决定这个东西要烹的更脆还是更香、什么样的生熟度。”
在奥比中光的展位上,AI量体、智能定制衣服鞋袜的技术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AI量体利用的是三维人体测量仪,采用了16个由奥比中光自主研发的3D传感器,并将AI技术与3D建模技术结合,迅速搭建数万个测量点位的3D人体模型,2秒即可测量28项身材数据。也就是说,客人只要在摄像头前一站,马上就可以定制合身的衣服了。可以广泛应用于仿真建模、3D打印、个性化服装定制、医学成像和人体研究、3D虚拟试衣、影视游戏后期制作等不同领域。
智能驾驶则是人工智能的又一生活化运用,这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高精度的定位。在这次高交会的“新产品新技术”精品发布会上,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款千元级别的人工智能定位终端。星舆科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卫星信号丢失的情况下,“我们的融合定位技术,让终端利用摄像头和惯性导航的元器件推算出车辆或者是机器人所达到的位置以及它的姿态,比如上坡还是下坡,通过这种方式在各种场景下提供高精度的定位。”
问题与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的前夜,我们还要专注于哪些方面的发展?让我们听听学者大咖们的思考。
这是难以置信的变革时期
“今天我们又处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变革时期。”这是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先生在高交会一主题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柯睿杰出示了一张18世纪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名骑着马的骑手跟一辆蒸汽机车赛跑。柯睿杰说:“当时蒸汽机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但是人类发现这的确是新机遇,包括旅游、货运、移民以及新一代的城市国家发展,也包括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就业,很多更新更好的工作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了巨大的转型。”
“从蒸汽机开始,电话、汽车、计算机等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同样巨大的蜕变,而今天我们又处于另外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变革时期。” 柯睿杰说,“今天我们和之前一样只要有变革就会有很多的未知数,但是我们必将能够去克服这些挑战。我们必须要有作为。”
随后,柯睿杰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给今天社会带来的变化。最后,他说:“我们希望能够不断地延伸人们的能力,我们说这些机器这些技术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希望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更好地帮助人类,利用这些技术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如今面临的一些挑战。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赋予每个人能力,为这个星球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同样,德国工业4.0之父、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前院长、德国国家电动汽车平台(NPM)指导委员会主席孔翰宁在高交会一个主论坛上也表示:“我觉得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AI是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的技术,也我们整个工业4.0成败的关键。”他说,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一方面保持在经济大环境下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生产力释放我们的灵活性,而且它最终对环境也是有好处的,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带来循环经济,而且它甚至能够超越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
AI打牌不一定能赢人类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落地生根,但还远未到开花结果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在高交会的开幕论坛上表示,目前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做到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但仍然有其限制。
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在象棋、围棋上战胜人类,在四人麻将、四人桥牌上就不一定了。“围棋、象棋属于完全信息博弈,而牌类则完全不同,对方拿什么牌,出什么牌都是不确定的,计算机就很难处理。”张钹表示,人工智能目前善于处理的,一个是简单的静态环境、按照确定规律变化,另外一个则是限定领域和单任务,“也就是他能下围棋就只能下围棋,不会下象棋,任务是单个、不能开放的,一开放就做不到了。”
人工智能要面临的问题不仅来自于技术,还有可能来自于伦理。柯睿杰也表示,微软的人工智能开发,一直遵循着一系列的道德、伦理规范,从而避免侵犯到用户的隐私,“我们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人类降低风险,作为一家企业我们在和其他公司合作的时候,也非常关注技术的使用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
实现强AI还需要一个世纪
机器是不是比人更聪明?在高交会上的一个院士论坛里,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认知中心主任张建伟通过他参与录制的《机智过人》节目中的案例,展示了机器学习在单模态数据应用里面临的挑战。张建伟团队找了一个监控中模糊的小女孩图像,让机器和参加节目的林警官进行辨认并找出小女孩的父母,结果是机器犯了错误,而林警官则顺利画出孩子的肖像,并通过画像锁定了父母,显而易见是人胜了机器。张建伟说,“机器不会犯小错,但会犯大错,而人脑相反,如何参考人脑模型对AI进行更多改善和提升,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